九九语录网 经典语录内容页

关于竹子的诗句的配画

2022-08-15 08:17:43 经典语录

关于竹子的诗句的配画

1、雨后龙孙长,风前凤尾摇;心虚根柢固,指日定干霄。

2、南天春雨时,那鉴雪霜姿。众类亦云茂,虚心宁自持。

3、古典诗词中竹的意象

4、水绕陂田竹绕篱,榆钱落尽槿花稀。——张舜民《村居·水绕陂田竹绕篱》

5、四时同一色,霜雪不能侵。

6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——杜甫《严郑公宅同咏竹》

7、意思是:长江环抱城郭,深知江鱼味美,茂竹漫山遍野,只觉阵阵笋香。

8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——清·郑板桥《竹石》

9、一寸二寸之鱼,三竿两竿之竹。

10、肠中食不充,身上衣不完。

11、昔常咏遗风,著为十六篇。

12、扶疏多透日,寥落未成丛。惟有团团节,坚贞大小同。

13、风摧体歪根犹正,雪压腰枝志更坚。

14、谁说轩辕在时事,伶伦采竹二十四。伶伦采之自昆丘,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。伶伦以之正音律,轩辕以之调元气。当时黄帝上天时,二十三管咸相随。

15、沿溪摘果霜晴后,出竹吟诗月上初。

16、――宋.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,画家虽巧也难工。

17、危桥属幽径,缭绕穿疏林。迸箨分苦节,轻箨抱虚心。俯瞰涓涓流,

18、描写竹子无私奉献的诗句

19、竹(清)郑板桥举世爱栽花,老夫只栽竹,霜雪满庭除,洒然照新绿。

20、茅舍小桥流水边,安居落户自怡然。风摧体歪根犹正,雪压腰枝志更坚。身负盛名常守节,胸怀虚谷暗浮烟。寒霜暑热毫无畏,春夏秋冬四季妍。庭竹

21、夷齐各一身,穷饿未为难。

22、宋·范成大

23、偶自山僧院,移归傍砌栽。

24、青岚帚亚君祖,绿润高枝忆蔡邕。唐·陈陶《长竹》

25、不见篱下菊,但余墟中烟。

26、竹坞无尘水槛清,相思迢递隔重城。——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

27、墨影婆娑弄箭轻。

28、――唐.杜甫《咏春笋》

29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

30、咏竹

31、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行人。――唐.杜甫《咏春笋》

32、更思僵卧人,岂只食无肉。——环山樵《薛宝钗·雪竹》

33、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初到黄州》

34、风乱池上萍,露光竹间月。

35、寒霜暑热毫无畏,春夏秋冬四季妍。

36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

37、逗烟堆雨意萧森,峭石摩挲足散襟。

38、好风终日起,幽鸟有时来。

39、细细的叶,疏疏的节;雪压不倒,风吹不折。――清.郑板桥《题墨竹图》雨后龙孙长,风前凤尾摇;心虚根柢固,指日定干霄。――清.戴熙《题画竹》待到深山月上时,娟娟翠竹倍生姿。――清.王慕兰《外山竹月》

40、须招野客为邻住,看引山禽入郭来。

41、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

42、团扇不摇风自举,盈盈翠竹,纤纤白苎,不受些儿暑。——文征明《青玉案·庭下石榴花乱吐》

43、苦篁调啸引李贺

44、庭竹唐·李中偶自山僧院,移归傍砌栽。

45、酬人雨后玩竹薛涛

46、当涂县北有慈姥山,积石俯江,岸壁峻绝,风涛汹涌。

47、好竹千竿翠,新泉一勺水。――宋.陆游

48、尤爱此君好,搔搔缘拂天,子猷时一至,尤喜主人贤。——清·蒲松龄《竹里》客中常有八珍尝,那及山家野笋香。——清·吴昌硕《咏竹》

49、关于竹子的古诗,个人认为最精彩的莫过于郑板桥的《竹》: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,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50、竹,枝杆挺拔,修长,四季青翠,傲雪凌霜,倍,自古有“节节高升”、“宁折不屈”的象征。竹与梅、兰、菊并称为“花中四君子”,与梅、松并称为“岁寒三友”,受中国人喜爱。从古至今,文人墨客从不惜溢美之词,十五首咏竹的诗词,竹林清风,沁人心脾!

51、其山产竹,圆体疏节,堪为箫管,声中音律。

52、唐·杜甫

53、慕君遗容利,老死此丘园。

54、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但令无剪伐,会见拂云长。

55、新栽竹白居易

56、竹石(清.郑燮)

57、《竹石》: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挺拔的翠竹因为深深的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,所以不管风吹雨打霜寒雪冻,仍然能够坚劲屹立,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。

58、待到深山月上时,娟娟翠竹倍生姿。

59、与竹子和鱼有关的诗句:“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”

60、满林黄鸟不胜啼,林下新笋与人齐。春风闭门走山兔,白昼露滴惊竹鸡。

61、野竹攒石生,含烟映江岛。翠色落波深,虚声带寒早。

62、宜烟宜雨又宜风,拂水藏时复间松。

63、昔草滥于吹嘘,籍文言之庆余。门有通德,家承赐书。或陪玄武之观,时参凤凰之墟。观受釐于宣室,赋长杨于直庐。

64、永惟孤竹子,拂衣首阳山。

65、幽院独惊秋气早,小门深向绿阴开。

66、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南西北风。

67、细细的叶,疏疏的节;雪压不倒,风吹不折。

68、竹生空野外,梢云耸百寻。

69、得地移根远,经霜抱节难。开花成凤实,嫩笋长渔竿。

70、竹里馆裴迪

71、何如且向南湖住,深映竹边门。月儿照著,风儿吹动,香了黄昏。

72、不须日报平安,高节清风曾见。清·郑板桥《竹石》

73、霭霭军容静,萧萧郡宇宽。细音和角暮,疏影上门寒。

74、――清.郑板桥《题墨竹图》

75、竹子的象征意义是清峻不阿、高风亮节

76、先生有五男,与之同饥寒。

77、――清.戴熙《题画竹》

78、出自唐代杜荀鹤《书斋即事》

79、此处乃竹乡,春笋满山谷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食笋诗》

80、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

81、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
82、佐邑意不适,闭门秋草生。何以娱野性,种竹百余茎。

83、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

84、但令无翦伐,会见拂云长。

85、幽篁一夜雪,疏影失青绿,莫被风吹散,玲珑碎空玉。

86、淡烟古墨纵横,写出此君半面,

87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崖中.

88、多留晋贤醉,早伴舜妃悲。晚岁君能赏,苍苍尽节奇。

89、唐·李中

90、咏竹(傅庞如)

91、破土凌云节节高,寒驱三九领风骚。

92、见此激上色,忆得山中情。有时公事暇,尽日绕栏行。

93、湘浦何年变,山阳几处残。不知轩屏侧,岁晚对袁安。

94、吾与二三子,平生结交深。具怀鸿鹄志,苦有鸟鸟心。

95、船尾竹林遮县市,故人犹自立沙头。

96、最爱返窗卧,秋风枝有声。

97、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,只要品行高洁,情怀淡泊就一定可以做到超拔脱俗,自得其乐。从而达到尘虑皆空,物我两忘的境界。

98、榴叶拥花当北户,竹根抽笋出东墙。——汤允绩《浣溪沙·燕垒雏空日正长》

99、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――宋.苏轼《于潜僧绿筠轩》

100、《新笋歌》明·岳岱

101、垢尘不污玉,灵凤不啄膻。

102、竹径李得裕

103、咏竹(七律)茅舍小桥流水边,安居落户自怡然。

104、只惭无补丝毫事,尚费官家压酒囊。

105、慈姥竹李白

106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色侵书帙晚,阴过酒樽凉。

107、仍将竹作芭篱,求人不如求已。

108、遂乃山崩川竭,冰碎瓦裂,大盗潜移,长离永灭。摧直辔于三危,碎平途于九折。荆轲有寒水之悲,苏武有秋风之别。关山则风月凄怆,陇水则肝肠断绝。龟言此地之寒,鹤讶今年之雪。百龄兮倏忽,光华兮已晚。不雪雁门之踦,先念鸿陆之远。非淮海兮可变,非金丹兮能转。不暴骨于龙门,终低头于马坂。谅天造兮昧昧,嗟生民兮浑浑。

109、――清.王慕兰《外山竹月》

110、月色穿帘风入竹,倚屏双黛愁时。——顾敻《临江仙·月色穿帘风入竹》

111、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;

112、洗然弟竹亭孟浩然

113、――明.徐渭《风竹》

114、领得溪风不放回,傍窗缘砌遍庭载。

115、朱淑真《咏直竹》

116、(清)郑板桥

117、每逢姓陶人,使我心依然。

118、下年再有新生者,十丈龙孙绕凤池。——郑燮《新竹》

119、题画(清)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,触石穿林惯作狂;惟有竹枝浑不怕,挺然相斗一千场。题画(清)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竿为扶持;明年再有新生者,十丈龙孙绕凤池。

120、霜雪满庭除,洒然照新绿。

121、来过竹里馆,日与道相亲。出入惟山鸟,幽深无世人。

122、柴桑古村落,栗里旧山川。

123、负郭依山一径深,万竿如束翠沉沉。从来爱物多成癖,辛苦移家为竹林

124、一、象征高风亮节的品德

125、记却洒瓢深草里,醉醒月出来寻。

126、好竹千竿翠,新泉一勺水。

127、逸气假毫翰,清风在竹林。达是酒中趣,琴上偶然音。

128、筛月牵诗兴,笼烟伴酒杯。

129、咏竹(七律)

130、侵阶藓折春芽迸,绕径莎微夏阳浓。

131、南窗轻睡起,萧飒风雨声。

132、无赖杏花多意绪,数枝穿翠好相容。

133、篱竹(清)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,护竹何劳荆杞?仍将竹作芭篱,求人不如求已。

134、龙吟曾未听,凤曲吹应好。不学蒲柳凋,贞心常自保。

135、竹劲由来缺祥同,画家虽巧也难工。――明.徐渭《风竹》

136、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

137、衡阳道中二绝

138、不慕樽有酒,不慕琴无弦。

139、新竹元稹

140、不流斑竹多情泪,甘为春山化雪涛。

141、加以寒暑异令,乖违德性。崔骃以不乐损年,吴质以长愁养病。镇宅神以薶石,厌山精而照镜。屡动庄舄之吟,几行魏颗之命。薄晚闲闺,老幼相携;蓬头王霸之子,椎髻梁鸿之妻。燋麦两瓮,寒菜一畦。风骚骚而树急,天惨惨而云低。聚空仓而雀噪,惊懒妇而蝉嘶。

142、清辉脉脉水溶溶,

143、宋代陆游《东湖新竹》

144、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

145、勿言根未固,勿言阴未成。已觉庭宇内,梢梢有余清。

146、我生君之后,相去五百年。

147、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行人。

148、出自《眼儿媚》

149、竹

150、题画(清)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,有节有香有骨,满堂皆君子之风,万古对青苍翠色。有兰有竹有石,有节有香有骨,任他逆风严霜,自有春风消息。

151、竹色溪下绿,荷花镜里香。——李白《别储邕之剡中》

152、咏竹(傅庞如)破土凌云节节高,寒驱三九领风骚。

153、雨后龙孙长,风前凤尾摇;心虚根柢固,指日定干霄。――清。戴熙《题画竹》

154、新篁才解箨,寒色已青葱。冉冉飘凝粉,萧萧渐引风。

155、竹石

156、高节志凌云,不敢当滕六。——环山樵《薛宝钗·雪竹》

157、唐·杜甫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

158、船尾竹林遮县市,故人犹自立沙头。——宋·范成大《发合江数里,寄杨商卿诸公》苔竹素所好,萍蓬无定居。——唐·杜甫《将别巫峡,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》桤林碍日呤风叶,笼竹和烟滴露梢。——唐·杜甫《堂成》

159、逐客不妨员外置,诗人例作水曹郎。

160、最能代表竹子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郑板桥的诗:《竹石》

161、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162、咏竹(明)

163、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

164、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竿。清·郑板桥《予告归里,画竹别潍县绅士民》殷勤问竹箸,甘苦尔先尝。——明·陈良规《咏竹著》

165、自古以来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很多:

166、心实有所守,口终不能言。

167、空山竹瓦屋,犹有燕飞来。

168、出自南北朝庾信的《小园赋》

169、竹石清·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170、竹(宋.苏东坡)

171、竹唐·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,拂水藏时复间松。

172、身负盛名常守节,胸怀虚谷暗浮烟。

173、劈开浊浪任西东。

174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

175、呜呼陶靖节,生彼晋宋间。

176、出自唐代李嶷《淮南秋夜呈周侃》

177、若夫一枝之上,巢父得安巢之所;一壶之中,壶公有容身之地。况乎管宁藜床,虽穿而可座;嵇康锻灶,既暖而堪眠。岂必连闼洞房,南阳樊重之第;赤墀青锁,西汉王根之宅。余有数亩敝庐,寂寞人外,聊以拟伏腊,聊以避风霜。虽复晏婴近市,不求朝夕之利;潘岳面城,且适闲居之乐。况乃黄鹤戒露,非有意于轮轩;爰居避风,本无情于钟鼓。陆机则兄弟同居,韩康则舅甥不别,蜗角蚊睫,又足相容者也。

178、篱竹

179、白居易《访陶公旧宅》

180、不须日报平安,高节清风曾见.

181、一片绿阴如洗,护竹何劳荆杞?

182、清代郑燮《竹石》

183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
184、幽篁一夜雪,疏影失青绿,

185、自笑平生为口忙,老来事业转荒唐。

186、唐·郑谷

187、插棘编篱谨护持,养成寒碧映涟漪。

188、谁怜翠色兼寒影,静落茶瓯与酒杯。

189、竹竿何袅袅,鱼尾何簁簁!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!——卓文君《白头吟》

190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――唐.杜甫《咏竹》

191、竹子的象征意义是清峻不阿、高风亮节。

192、风约帘衣归燕急,水摇扇影戏鱼惊。——周邦彦《浣沙溪·翠葆参差竹径成》

193、竹里馆王维

194、野竹自成径,绕溪三里余。檀栾被层阜,萧瑟映清渠。

195、仰聆萧萧吟。差池下烟日,嘲哲鸣山禽。谅无要津用,栖息有余阴。

196、移得萧骚从远寺,洗来巯侵见前峰。

197、――唐.杜甫《咏竹》

198、晚晴风过竹,深夜月当花。

199、一寸二寸之鱼,三竿两竿之竹。云气荫于丛蓍,金精养于秋菊。枣酸梨酢,桃榹李薁。落叶半床,狂花满屋。名为野人之家,是谓愚公之谷。试偃息于茂林,乃久羡于抽簪。虽有门而长闭,实无水而恒沉。三春负锄相识,五月披裘见寻。问葛洪之药性,访京房之卜林。草无忘忧之意,花无长乐之心。鸟何事而逐酒?鱼何情而听琴?

200、——宋·范成大《发合江数里,寄杨商卿诸公》苔竹素所好,萍蓬无定居。——唐·杜甫《将别巫峡,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》桤林碍日呤风叶,笼竹和烟滴露梢。——唐·杜甫《堂成》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——唐·杜甫《竹》此处乃竹乡,春笋满山谷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食笋诗》尤爱此君好,搔搔缘拂天,子猷时一至,尤喜主人贤。——清·蒲松龄《竹里》客中常有八珍尝,那及山家野笋香。——清·吴昌硕《咏竹》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——清·郑板桥《竹石》青岚帚亚君祖,绿润高枝忆蔡邕。唐·陈陶《长竹》不须日报平安,高节清风曾见。清·郑板桥《竹石》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竿。清·郑板桥《予告归里,画竹别潍县绅士民》殷勤问竹箸,甘苦尔先尝。——明·陈良规《咏竹著》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竹里馆裴迪来过竹里馆,日与道相亲。出入惟山鸟,幽深无世人。慈姥竹李白当涂县北有慈姥山,积石俯江,岸壁峻绝,风涛汹涌。其山产竹,圆体疏节,堪为箫管,声中音律。野竹攒石生,含烟映江岛。翠色落波深,虚声带寒早。龙吟曾未听,凤曲吹应好。不学蒲柳凋,贞心常自保。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色侵书帙晚,阴过酒樽凉。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但令无剪伐,会见拂云长。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危桥属幽径,缭绕穿疏林。迸箨分苦节,轻箨抱虚心。俯瞰涓涓流,仰聆萧萧吟。差池下烟日,嘲哲鸣山禽。谅无要津用,栖息有余阴。竹径李得裕野竹自成径,绕溪三里余。檀栾被层阜,萧瑟映清渠。日落见林静,风行知谷虚。田家故人少,谁肯共焚鱼。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,寒色已青葱。冉冉飘凝粉,萧萧渐引风。扶疏多透日,寥落未成丛。惟有团团节,坚贞大小同。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,闭门秋草生。何以娱野性,种竹百余茎。见此激上色,忆得山中情。有时公事暇,尽日绕栏行。勿言根未固,勿言阴未成。已觉庭宇内,梢梢有余清。最爱返窗卧,秋风枝有声。酬人雨后玩竹薛涛南天春雨时,那鉴雪霜姿。众类亦云茂,虚心宁自持。多留晋贤醉,早伴舜妃悲。晚岁君能赏,苍苍尽节奇。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昔种梁王苑,今移汉将坛。蒙笼低冕过,青翠卷帘看。得地移根远,经霜抱节难。开花成凤实,嫩笋长渔竿。霭霭军容静,萧萧郡宇宽。细音和角暮,疏影上门寒。湘浦何年变,山阳几处残。不知轩屏侧,岁晚对袁安。洗然弟竹亭孟浩然吾与二三子,平生结交深。具怀鸿鹄志,苦有鸟鸟心。逸气假毫翰,清风在竹林。达是酒中趣,琴上偶然音。葺夷陵幽居李涉负郭依山一径深,万竿如束翠沉沉。从来爱物多成癖,辛苦移家为竹林苦篁调啸引李贺谁说轩辕在时事,伶伦采竹二十四。伶伦采之自昆丘,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。伶伦以之正音律,轩辕以之调元气。当时黄帝上天时,二十三管咸相随。

201、寒竹被荒蹊,地为罕人远;

202、今来访故宅,森若君在前。

203、题画(清)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,竹枝翻回向天开。扫云扫雾真吾事,岂屑区区扫地埃。

204、待到深山月上时,娟娟翠竹倍生姿。――清。王慕兰《外山竹月》

205、尔乃窟室徘徊,聊同凿坯。桐间露落,柳下风来。琴号珠柱,书名玉杯。有棠梨而无馆,足酸枣而非台。犹得敧侧八九丈,纵横数十步,榆柳两三行,梨桃百余树。拔蒙密兮见窗,行敧斜兮得路。蝉有翳兮不惊,雉无罗兮何惧!草树混淆,枝格相交。山为篑覆,地有堂坳。藏狸并窟,乳鹊重巢。连珠细茵,长柄寒匏。可以疗饥,可以栖迟,崎岖兮狭室,穿漏兮茅茨。檐直倚而妨帽,户平行而碍眉。坐帐无鹤,支床有龟。鸟多闲暇,花随四时。心则历陵枯木,发则睢阳乱丝。非夏日而可畏,异秋天而可悲。

206、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207、——宋·范成大衡《阳道中二绝》

208、空山竹瓦屋,犹有燕飞来。——宋·范成大衡《阳道中二绝》

209、翠云梢云自结丛,轻花嫩笋欲凌空。砌曲横枝屡解箨,阶来疏叶强来风。——《赋得阶前嫩竹》陈·张正见

210、劲直忠臣节,孤高烈女心。

211、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《春宵自遣》

212、春雷殷岩际,幽草齐发生。我种南窗竹,戢戢已抽萌。坐获幽林赏,端居无俗情。——《新竹》宋·朱熹

213、射中锦鳞犹自在,

214、莫被风吹散,玲珑碎空玉。

215、(明)李日华

216、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

217、连征竟不起,斯可谓真贤。

218、――宋.苏轼《于潜僧绿筠轩》

219、将别巫峡,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

220、发合江数里,寄杨商卿诸公

221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——唐·杜甫《竹》

222、色侵书帙晚,隐过酒罅凉。

223、《竹里馆》: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,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。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,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。即使一个人僻居深林之中,也不会感到孤独。因为诗人早已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,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了。

224、刘孝先《赋竹》

225、葺夷陵幽居李涉

226、我自不开花,免撩蜂与蝶。竹石清·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227、清·郑板桥

228、子孙虽无闻,族氏犹未迁。

229、竹树无声或有声,霏霏漠漠散还凝。——杜荀鹤《春日山中对雪有作》

230、每读五柳传,目想心拳拳。

231、细细的叶,疏疏的节;雪压不倒,风吹不折。――清。郑板桥《题墨竹图》

232、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——刘禹锡《潇湘神·斑竹枝》

233、竹白玉虚怀千秋功过,笑傲严冬霜雪。

234、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(清)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篱竹(清)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,护竹何劳荆杞?仍将竹作芭篱,求人不如求已。

235、帘虚日薄花竹静,时有乳鸠相对鸣。——苏舜钦《初晴游沧浪亭》

236、竹(清)郑板桥举世爱栽花,老夫只栽竹,霜雪满庭除,洒然照新绿。幽篁一夜雪,疏影失青绿,莫被风吹散,玲珑碎空玉。

237、日落见林静,风行知谷虚。田家故人少,谁肯共焚鱼。

238、昔种梁王苑,今移汉将坛。蒙笼低冕过,青翠卷帘看。

239、举世爱栽花,老夫只栽竹,

240、一生宁静淡泊,一世高风亮节。竹郑板桥(郑燮)一节复一节,千枝攒万叶。

241、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

242、李日华逗烟堆雨意萧森,峭石摩挲足散襟。

243、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;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

猜你喜欢